随着3月27日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发布,装配式建筑又掀起一股热潮,不少粉丝都会问,装配式建筑靠谱吗?现在学这项技术来得及吗?现在被这么大力的支持和,是不是意味着装配式建筑的以后的发展会高于其他建筑?
在这里58建筑网小编想说,既然着力装配式建筑,那么肯定会有好的一面,但是在之前,或者说在实施之前,我们应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啊!
其实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也不少,从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和了解装配式建筑,60年代初初步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并形成一种新兴的建筑体系。20世纪8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可谓达到鼎盛。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加之我国当时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有限,跟不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求,直到20世纪9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应用才算真正的大面积普及,但是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研究上还是存在局限性,导致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应用发展较为缓慢。一直到现在,装配式建筑又被提及并着力,小编想问一下,当初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问题如今解决了吗?
首先就是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和人才,主用装配式建筑的国家不在少数,美国—地域大,多元化发展,预应力预制构件应用广;德国—70年代东德工业化90%, 是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日本—木结构最多, 框架为主, 抗震技术优先;英国—选择发展钢结构的道路,新建项目钢结构占70%;新加坡—政府作用显著,无地震,剪力墙为主。
这些国家除去不发生地震的新加坡不说,其他国家装配式建筑的普及率可以说是很高了,相比之下我国装配式建筑引进时间也不是很晚,但是为什么普及率就没有他们高呢?之前的文章体也提到过,建筑成本不一定真的会比传统建筑的成本低,但是在工程质量面前来说都算是小事了,涉及到装配式建筑的人员都会因为施工缝的问题而担心,既然是拼装,衔接处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点,衔接处如果出了问题,那整个工程的质量堪忧,之前有文件提出建造全过程会有视频记录下来,并且施工人员、质量员、监理员等等都要签字,即使工作人员很负责任,但是技术上没办法解决的问题,这个字谁敢签?
现在关于装配式建筑的说法几乎是一边倒,行业内人员大部分都在反对装配式建筑,小编认为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在实行装配式建筑之前培养一批技术可行的人才,并且想办法解决装配式建筑“衔接缝”等一系列工程问题。这样以后再实施的时候才可以没有后顾之忧。
相关阅读: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责任编辑:Lolita】